【改變人生書單】EP.1 自我成長
閱讀給了我改變一生的知識,相信聽過我 Podcast 的朋友都知道,我總會問:『改變你人生最大的書是什麼?』
我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書單,整理給大家,讓大家能更快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書。無論是在現在這個時刻,或是在未來適當的時機,這些書與其中的重點都能成為你自我成長的秘密武器。
「在我的一生中,所有聰明人都有一個共同點:他們無時無刻不在閱讀。」—— Charlie Munger
歡迎來到我的全新書單推薦系列!我想把我最喜歡的書,對我人生最有影響的書切成 10 個不同書單一一跟大家分享!希望能透過更細緻的文字,向我們節目的聽眾、電粉,以及所有訂閱電子報的朋友們,回顧這些改變我一生的重要書籍,衷心期盼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在第一集中,我要先和大家分享對我自我成長影響最鉅的三本書:
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| 與成功有約
這是正式啟蒙我走上自我成長道路的聖經。它讓我立志活出有目標、有原則的人生,並最大化地與他人共好互動。真正的成功來自自我實現,書中有幾個關鍵概念:
Real success is success with self. It’s not in having things, but in having mastery, having victory over self.
這本書每個章節都精華滿滿,以下是七個核心習慣:
📌 7個習慣
1️⃣ 主動積極 (Be Proactive)
你並非環境的受害者,你有「選擇回應」的能力。真正負責任的人懂得不讓情緒、外在因素決定自己的人生。
→ 從“他讓我生氣”轉為“我選擇保持冷靜”
2️⃣ 以終為始 (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)
設定人生的終極方向,從未來回推現在。每天的行動都應對齊最深層的價值觀。
→ 寫下你的個人使命宣言,像是:「我要活得有愛、有貢獻、有意義。」
3️⃣ 要事第一 (Put First Things First)
管理好時間,才有空間實現理想。把時間花在「重要但不緊急」的事情上,例如運動、學習、家庭陪伴。
→ 有紀律地說“不”,才能成就真正想要的“Yes”。
4️⃣ 雙贏思維 (Think Win-Win)
成功不是零和遊戲。真正的合作來自「雙方都獲益」的信任關係,否則寧可不交易也別強行合作。
→ 成熟的人能在堅持原則的同時,尊重對方立場。
5️⃣ 知彼解己 (Seek First to Understand, Then to Be Understood)
深度傾聽,是最強大的影響力來源。先理解對方的世界,再傳遞自己的立場,才有真正的溝通。
→ 不只是聽話,而是聽出情緒、需求與信任。
6️⃣ 統合綜效 (Synergize)
不同的觀點並不衝突,反而能激發創新與成長。真正的團隊合作是讓1+1 > 2。
→ 與其說服對方,不如一起創造「第三選擇」。
7️⃣ 不斷更新 (Sharpen the Saw)
持續自我成長,是支持前六個習慣的基礎。從身體、心智、情感到靈性,都要定期修復與投資。
→ 你就是那把鋸子,要定期磨利,才能應對人生的各種挑戰。
Essentialism | 少,但是更好
這本書教會我如何專注、如何排定優先順序、如何勇於拒絕,並積極保護自己的時間與腦力。這本書對我的幫助非常大:
🧠 專注是人生最重要的選擇之一
現代人太容易被「忙碌感」誤導,以為一直在動就代表有在進步。其實,真正有效率的生活,是能辨識什麼是最重要的事,然後勇敢說不、排除雜訊,全力以赴。
“Do not mistake motion with progress.”
「不要把忙碌當作進步。」— Facebook 海報語錄
✅ “Hell Yes, or Nothing.”
凡是讓你猶豫的邀約或選擇,就果斷放下。只有當你能毫不猶豫地說出「我要!」的時候,才值得你投入時間與精力。
「與其做很多事卻都做得普通,不如全心全意投入少數真正重要的事。」
🙅♂️ 拒絕的藝術,是對時間的守護
學會有禮貌地說「不」,才能為真正重要的事保留空間。可用的婉拒句式:
「很榮幸你想到我,但我行程已經排滿了,真不好意思。」
「我沒辦法幫你,但我認識一些朋友可能適合這件事。」
🌿 留白,才有空間與自己對話
有時候,行事曆上的空檔不應該被視為「待填滿的空格」,而是留給自己的深度思考時光。
就像比爾蓋茲的「思考週」:定期抽離日常、不做任何事,反而能得到更多。
「抽離平常的生活,不刻意去思考,反而會得到很多的禮物。」— Jacky
「成為一個專注主義者,是讓你這一生不會後悔的方法。把你的能量與精神,集中於真正最重要的事。」
Antifragile | 反脆弱
這本書教會我如何規劃人生以及所有投資時間金錢的策略,這句話特別啟發我:
“Be the fire, that wishes for the wind.”
—— Nassim Taleb
❓未來不可預測,但我們可以改變對未來的反應方式。
就像《黑天鵝》一書所揭示的,世界是由不可預測、但影響巨大的事件所推動的。與其妄圖預測未來,不如設計一個不需要預測也能生存甚至受益的生活方式。
🔺 Taleb 的「三分法」:面對未知,我們的反應分為三種:
脆弱 Fragile:遇到變動就損壞(如玻璃杯)
強韌 Robust:可以承受變動但無法從中受益(如壺鈴)
非脆弱 Antifragile:愈挫愈強,從混亂中茁壯(如創作作品、實驗性的想法)
⚖️ 「槓鈴策略」(Barbell Strategy):
將人生設計成「90% 強韌 + 10% 非脆弱」,既避免風險又能抓住意外的機會。
💰 投資面:
把主要資金放在穩健資產上(如黃金、低波動資產)
少量資金投入具有極高上限的機會(創業、加密貨幣、創作)
💼 職涯選擇:
主業穩定謀生(Robust)
副業實驗創意(Antifragile)
🧪 生活決策:
評估風險與潛在收益是否成正比
微小風險帶來巨大報酬?值得一試!
總結
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,這三本書完整涵蓋了對我影響最深遠的幾個概念與面向:
用正確的原則,以終為始地定義自己的目標,並以共好的方式與他人互動
專注在最最最重要的事情上,積極主動地說不,保護你最珍貴的資產:時間與精力
在策略上,確保自己處於能應對世界與局勢變化的狀態,做出有意義且能最大化效益的選擇
讀這些書不只是學到新東西,而是真的改變了我看世界的方式。我覺得這些概念超實用,真心希望能幫到你們。
有沒有什麼書曾經對你影響很大?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!下一集我會分享我最愛的書單EP.2。記得訂閱我的電子報,按下IG/FB追蹤,這樣就不會錯過啦!
閱讀改變生命,行動創造奇蹟。我們下集見!
想看更多內容嗎?快來追蹤我的 IG,那裡有更多精華影片和實用建議!👉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leftsideescalator.jacky/
訂閱成為電粉,加入自我成長大家庭,一起做更好的我們!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join/leftsideescalator-jacky
最新Podcast集數 #152 『刀槍不入』讀書會 - Can't Hurt Me, David Goggins